蒹葭
-
《诗经》两首教案1《关雎》和《蒹葭》
《关雎》和《蒹葭》选自《诗经》。《关雎》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。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。《蒹葭》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,在蒹苍露白的河畔,徘徊往复,神魂颠倒,心焦地寻求他
-
《诗经》两首教案2《关雎》和《蒹葭》
教学目标 1、识记古代文言实词,积累常用词意义。 2、用自己语言赏析诗歌,体会细腻的思想感情。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力描绘浪漫的爱情场景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查字典,熟读课文 老师 查
-
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:《国风·秦风·蒹葭》原文翻译及鉴赏|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|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-语文网
查字典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:《国风·秦风·蒹葭》原文翻译及鉴赏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。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
-
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:蒹葭原文及翻译|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|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-语文网
查字典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:蒹葭原文,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:蒹葭翻译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。★2017年高考
-
连贯_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①喜欢水的
20.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,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,内容贴切,逻辑严密。每处不超过15个字。(5分) 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。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,① ,喜欢水的
-
《蒹葭》教学案例 (人教版九年级下册)
《蒹葭》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诗。在教学中,我注重从教学整体出发,在读中品析,在读中感悟,在读中联想。课前播放邓丽君《在水一方》,创设情境,为学习《蒹葭》作铺垫。导入: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有
-
课例研究拨动生命永恒的琴弦——解读《蒹葭》(九年级教学案例)
诗是生命永恒的琴弦,诗是生命永远的海洋。不论是诗人,还是读者,诗语即心语,读诗是一次心的交流和沟通,因此也就赋予诗丰富的生命内容和思想内涵。这切合新课标对诗词鉴赏的要求:领悟作品的内涵,评价作品